“I can’t go on, I will go on”
2019.06.03“I can’t go on, I will go on”
----《当呼吸化为空气》读后感
妇女保健科 胡慧文
“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,保罗·卡拉尼什是其中之一。保罗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,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,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,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。2013年,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,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。自此,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,记录自己的余生,反思医疗与人性。”
这是本书的序,短短几行字却记录了保罗年轻但完整的一生。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保罗去世的三年后,社团活动中有人在微信群里发了关于《当呼吸化为空气》这本书的简介和短评,没看几行,因为同为医疗行业,也因为对他拥有卓越才华却英年早逝的惋惜,我选择了仔细阅读原作。
1977年出生的保罗·卡拉尼什,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,还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医药哲学硕士学位,然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,行医时还获得过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。因为职业的缘故,保罗不止一次同生死相遇,对躯体的死亡、病患的痛苦逐渐习以为常,和所有负责任的医生一样,他争分夺秒地抢救每一个生命,可在这过程中,保罗慢慢意识到自身的渺小:也许病人鲜活的生命握在医生手中,可死神总是最后的胜者,就算医术是高明而完美的,但世界却不是,即便如此,他仍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,去接近那条生的渐近线。
“当我36岁的时候,一切都向着最光明的方向发展。”
然而,肺癌让这一切都来了个急刹车。这宛若一场电影的戏剧性开始,可令人痛心的是:这不是电影,是一个人的真实人生。
保罗太精英太优秀,他的人生轨迹对我来说十分遥远。真正让我受益的是他和家人面对死亡的态度。保罗说一般的患者在听到噩耗时会经历以下过程:“否认,愤怒,讨价还价,消沉,接受”,而他恰恰相反,他从开始就接受了死亡的来临,用一种理性、通达的态度去面对它,甚至像旁人一样打量它的样子,观察、体味和笑谈诊治过程中的轶事。去世前一年,也是他确诊肺癌的八个月后,他撰文写到他回忆起大学时读过的贝克特的文字,短短7个词,“I can’t go on.I will go on.”他在心里默念一遍又一遍,于是释怀了。保罗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,一边接受治疗,一边强忍病痛,更是在病情暂时稳定之际回到手术台上继续工作。查出癌症九个月后,他仍然几乎天天做手术到深夜,甚至到凌晨。
在人生的最后阶段,保罗还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,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。保罗写道,女儿卡迪出生后,“她周身散发着一种崭新的光明。她坐在我膝上微笑,沉浸在我不成调的哼唱中,整个家似乎都被炽热的光照亮了”。保罗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更有意义地结束。就像他文末中说的那样,他说,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,肿瘤得到了控制,我重新拿起布满尘土的手稿。我不停地写,不不停地感受。每天闹钟在五点半响起,妻子还在熟睡,我将自己副“将死”的身躯唤醒。我心里想,“I can’t go on.”下一分钟,换上白大褂,走向手术室,浑身充满力量,“I will go on.”。他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,以异常冷静的笔调记录下自己求学和行医的经历,记录下自己与病魔抗争的过程,记录了他在生命最后一年里对生命历程的追述和生命价值的思考。
人本无意义,追求意义的过程具有意义。保罗的故事不长,但他却告诉我们,没有任何人能避免人生的苦痛,只有接受它,对抗它,与它共存。生命转瞬即逝,唯有思想,灵魂与爱用存。